香港過渡」(1995-2020)

這是一個公開的照片檔案庫,供任何對香港及其歷史感興趣的人士使用。 

 

簡介

歡迎瀏覽「香港過渡」網站!

本網站載有香港於脫離殖民地統治期間及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初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歷史研究資料。本網站屬非牟利性質,免費提供自1995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間由同一位攝影師祈大衛所拍攝的香港照片檔案,當中有黑白及彩色照。本照片檔案庫是為大眾而設,希望能惠及學生、研究員和其他專業團體。相信有不少中文用者會對本照片檔案庫特別感興趣,但由於資源有限,本網站只提供英文版,我們謹此致歉。

本中文簡介綜合了本網站的英文資訊,旨在使不諳英語的中文用者能較方便瀏覽本網站。


使用本檔案庫的建議

如要在本照片檔案庫中搜尋特定內容,請使用「搜尋檔案庫」("Search Whole Archive")功能。本檔案庫主要按日期排序,有些日子會有多張照片,而另一些日子則沒有照片。如想找尋某時段的照片,請使用日期來搜尋;如要找尋特定人物、地點或主題,則可以使用「關鍵字搜索」("Keyword Search")(請使用英語輸入)。為免搜尋結果過多,我們建議盡可能縮小搜索範圍(如同時使用日期和關鍵字)。為此,我們提供「關鍵字索引」("Keyword Index"),以便查看本檔案庫中所使用的關鍵字。

請注意,我們並沒有把所有關鍵字列出,用者或需要直接瀏覽照片檔案庫以找出所要搜尋的內容(要直接瀏覽檔案庫,請使用「按日期瀏覽」("Browse by Date")功能,而不是「搜尋檔案庫」("Search Whole Archive")功能。)除了單用關鍵字來搜尋外,也可以選擇在「標題」("Caption")和「照片描述」("Description")進行更大範圍的搜尋。使用這個功能的話,能得到更全面的結果,還可以運用未包含在「關鍵字索引」("Keywords Index")內的詞語,但要留意的是,與此同時亦有機會獲得與搜尋詞語無直接關係的檔案。  

我們希望用者會喜歡直接瀏覽照片檔案庫,而非設定某些單詞去搜尋或篩選照片。如果沒有特定的搜尋目標,只想看看本檔案庫的內容,直接瀏覽照片檔案庫就是最佳方法。

當使用 「按日期瀏覽」("Browse by Date")功能時,用者可按個人喜好選擇瀏覽模式:從最早順序或從某個特定日期開始。

如不想透過日期瀏覽,可選擇「幸運抽獎」("Lucky Dip")功能,此功能將會從檔案中隨機選取照片。

如沒有日期限制而只想以關鍵字瀏覽,選用簡單的「按關鍵字瀏覽」("Browse by Keyword")便足夠,無需使用「搜尋檔案庫」("Search Whole Archive")功能。

本照片檔案庫中的所有照片都附有標題,其中一些還附加相應的描述。把滑鼠置於照片上再按一下便能進入照片專頁。個別照片專頁所列出的關鍵字將能幫助搜尋類似的照片。

本網站設有流動版及電腦版,唯我們建議用者盡可能使用較大的屏幕瀏覽。

除了免費瀏覽照片以外,使用者還可於本網站免費下載有限數量的低解像度照片,以供個人作非商業性質的使用(我們特別鼓勵教學用途)。有關照片使用權的進一步說明、如何從檔案庫獲得更高解像度的照片、發布照片的版權許可以及尚未授予用者的其他權利之資訊,請參閱以下相關部分。


藝術家祈大衛細述「香港過渡」

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一直以文字和攝影去記錄和分析香港在殖民統治後的過渡時期。對我來說,1997年中香港政權移交只是過渡的一個時刻,至今,我們仍處於過渡之中。因此,我創建了一個橫跨二十多年的照片檔案庫。在本照片檔案庫中,沒有單一張照片可以概括整個過渡期。過渡的意義可能會於不同照片的相互呼應下呈現出來,而絕非單單源自個別影像。就此而言,攝影絕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它與特定時間和地點有着不可磨滅的指涉關係(indexical link)(它在快門開啓的那一瞬間,與其時其地所結下的牢不可破之屬性);它有完整性(照片的每個角落都包含著信息,包括在快門開啟時拍照者也未留意其存在的信息); 它關注具體的現實;以及它有完美的記憶。

在本照片檔案庫中,有些照片可能被視為具有藝術價值,但絕大多數是直截了當的紀實影像。儘管本檔案庫的照片自然而然地展現了拍攝者對於香港及此地廿五年來的歷史變化之興趣和觀點,但它成立之基本目的是作為一個資源,好讓用者們各自進行歷史研究,從而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香港故事。

我並沒有嘗試全面捕捉香港的事物,從照片中看到的是香港日常生活的簡單細節,而不是報章所載,又或是專業攝影記者所記錄的事件。由於照片中包含的信息確實是十分豐富,甚至是遠遠超出了拍攝者當時想要捕捉的主題,透過這些照片將能探討香港過往的種種。

這個為期廿五年的攝影項目始於1995年初至2000年初,期間我進行了大量的記實攝影。這段時間是上世紀的最後五年,而香港主權移交就正好處於中間點。在這時期,我每天使用35毫米菲林至少拍攝一張黑白照片,合共約拍下8,000張黑白照片,約212卷菲林。其後,我把在這期間拍下且較具價值的照片數碼化(包括每天一張具代表性的相片)。在接下來的幾年,即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間,我繼續使用黑白菲林,但拍照卻沒有那麼頻密,總共只拍了125卷菲林(約4,600張照片,其中大部分已掃描成數碼影像)。即使當時便攜式數碼相機已經面世,我仍堅持在這個時期使用菲林,以確保這攝影項目的連續性。因為在合適的數碼相機可供選擇之前,這項目就已經開始了。從2004年10月起,我主要使用數碼攝影,同時開始探索彩色攝影,改變策略,刻意尋找一個具優勢的新方法來繼續記錄香港。

在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期間,我密集地拍了約9,000張相片(幾乎全部都是彩色的)。從2005 年10月到2014年9月期間,拍的主要是彩色照片,但沒那麼頻密,直到2014年10月後,另一個密集拍攝階段才開始。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月1日,我又回復每天至少拍攝一張黑白(也有不少彩色)照片,這就完成每日為香港進行黑白攝影的第二個五年工作,以記錄我開展這個攝影項目二十年後的香港。因此,從2015至2019年,我每年平均拍了約9,000張相片。

當我使用35毫米菲林時,大部分時間採用 Leica Minilux 相機,它有40毫米的鏡頭,我喜歡它方便攜帶,適合拍攝日常生活。從2003年1月起,我換了 Leica M7。當我在2004年轉為數碼攝影時,第一部相機是 Panasonic Lumix DMC-FZ2O,它有一個Leica 鏡頭,光學變焦功能相當於35毫米相機,焦距為36-432毫米。後來的數碼照片是用 Panasonic Lumix DMC-GF1 和 Panasonic Lumix DMC-GX1 所拍攝的。從2014年12月13日起,用於此攝影項目最常用的相機是 Sony a7 II。

部分自1995年1月1日起拍攝的照片,未上載到本網站。當中有些日子我根本沒有拍照(某些年份例如2000年至2004年,我拍攝的照片相對較少),有些日子我則身處海外,而在香港以外地方拍攝的照片並不是本項目的一部分,因此有些日子並沒有照片。

在同一時間拍攝的幾張照片如幾乎完全相同,我通常只上傳一張到本網站,而質素十分差劣或有明顯缺陷的照片則沒有上載,除非它們看起來具有一點歷史價值。另外,一些照片因私隱問題而未被上載,例如在非公開場合拍攝的人物照片,因尚未獲得相中人物的許可,我沒有在本網站公開分享。如果稍後獲得他們的同意,則可能會在日後加入網站。我認為歷史研究的主體應該是生活的全部,而不是僅局限於重大的政治和社會事件,又或是知名人士的社交生活。

隨着時間過去,網站會添加更多照片(可以是因為得到相中人物的同意分享,或只是因為在網站公開發布之後上傳照片的工作繼續),而隨附的照片描述也將逐漸增加,還應該會用更多關鍵字進一步標記照片。這個網站的設立涉及大量工夫(不計拍照所花費的時間),希望用者可以理解,數據輸入本身是一項十分費時的工作,很可能在網站正式運作後仍會繼續上載資料。我鼓勵用者定時瀏覽本網站,查看自上次到訪以後,添加了哪些新影像或資料。

我認為攝影是甚為個人的,再坦白一點來說是很主觀的。我的作品與攝影記者的作品不同,他們的作品(通常是單一影像)注重清晰地表現社會當前關注的議題;我的作品同時有別於大多數不同攝影題材的商業攝影師。我沒有刻意美化我的攝影對象,也沒有自以為客觀地展現他們。某些照片可能被視為有藝術意圖,而實際上,我也曾在展覽中展示了相當多這類的照片。然而,大多數照片只是沒有掩飾地記錄香港簡單生活的片段,而其價值只有在整個檔案庫之中才真正存在。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也許這些照片會被形容為圖畫的其中一塊碎片。我從一個參與式觀察者的角度,循着自己的生活軌跡來記錄香港。我無法做一名全職攝影師,因在這二十五年間,我幾乎全都忙於大學的教學工作,所以檔案庫中的照片多數拍攝於我碰巧身處的地點,特別是我家附近的地方,也包括因我作為學者和藝術家的身份而出席的場合和活動。我傾向在我的生命歷程中尋找影像,拍攝發生在人們身上的一刻,而不是半自覺地捕捉它們。身為攝影師,我的主要興趣是在曝光的那一刻,所以(若有的話)我只會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做最小的改動(例如調較對比度等等),而不是大大地改動原本的照片,最終損害它們作為某時某地的紀錄之真實性。

有關我的攝影理念詳見我的攝影集:Reclaimed Land:  Hong Kong in Transi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Hong Kong x 24 x 365: A Year in the Life of a Cit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以及與許素細合著的 Interruptions (Univers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6)。

 

有關准許免費使用本網站資料和照片,以及如何獲取照片的高解像完整版本和版權許可:

本網站内所有照片及文字之版權均為祈大衛所擁有(© David Clarke, 2020)。用者可免費使用本網站,更可從檔案庫中下載不超過100張低解像度的照片,用於如個人研習的非牟利用途;另,又可以打印出尺寸最大為10吋的照片,但不能將它們(無論是打印出來的相片或是數碼檔案)出售或出租。用者必須確保其所分享或給予照片的人士同樣理解這一點,以及於本網站所提及的其他使用條款。只有那些協助攝影師祈大衛或祈大衛本人從高解像度作品打印出來或從底片沖印出來的照片,並經祈大衛批准的照片方會被視為他的原創作品。用者可以設立連結到本網站,也可在非牟利網站上發布從本「香港過渡」檔案庫中下載的照片(最多100張),這些網站必須是在不收費的情況下讓公眾使用,也必須清楚說明祈大衛為攝影師和版權持有人,並提供「香港過渡」檔案庫的連結。照片不得加以剪裁、套印或以其他方式更改,但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更改照片,用者必須提前與我們聯絡以獲得准許。若用者希望下載影像的話,請在照片專頁按一下「下載照片」("Download image")按鈕,然後在專頁之 「允許免費使用」("Permitted Free Use")頁面的右下角按一下「同意並下載照片」("Agree and download image")按鈕。

用者如果希望在印刷品(或相當於書籍或期刊的電子出版物中,又或在商業、需要付費或不向公眾開放的網站上)發布本檔案庫中的照片,必須提前獲得更高解像度的照片(如有),以及該些照片的書面許可。以非牟利、教育和研究的目的使用照片一般是不會收費。其他用途的收費和條款,在獲得我們准許後,將可逐一酌情處理。請在聯絡我們時提供有關使用照片的預期用途之完整資料,包括出版商、書名、印刷品數量、預計出版日期、照片複製後之尺吋及其他相關細節。對於此處未提及的其他用途,或有特殊情況要尋求豁免,請與我們聯繫,並提供詳細資料。

 

關於攝影師和本檔案庫的原創者

祈大衛就讀於倫敦大學,隨後在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學習,並於1983年在該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他於1986至2017年在香港大學藝術學系任教,現任榮譽教授 ,活躍於學術界和藝術界。

祈大衛的個人著作包括:Modern Art: A Graphic Guide (Camden Press, 1987);The Influence of Oriental Thought on Postwar American Painting and Sculpture (Garland Publishing, 1988);Art and Place: Essays on Art from a Hong Kong Perspectiv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Modern Chinese A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Hong Kong Art: Culture and Decolonization (Reaktion Books, 2001);Water and Art (Reaktion Books, 2010);Chinese Art and its Encounter with the Worl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及 China—Art—Modernit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Visual Express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9)。

祈大衛曾於不少期刊發表其學術研究文章,如:Art History, Art Journal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Oriental ArtPublic Cultur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Semiotica, Art CriticismPostcolonial Studies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Early Music, 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 及 Third Text

此外,祈大衛出版了兩本以香港為題的攝影集:Reclaimed Land:  Hong Kong in Transi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及 Hong Kong x 24 x 365: A Year in the Life of a Cit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較為近期的有跟許素細合著的 Interruption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6) ,此乃一攝影與文字創作項目,曾於2016年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出。 

近年,祈大衛尤為關注與視覺藝術界別以外的創作人合作。除許素細外,他亦跟作曲家陳慶恩及鄧慧中合作,就他的攝影作品創作樂曲。祈大衛曾於全球逾七十個展覽中展示其藝術作品,展覽舉行地點包括:香港、英國、美國、巴西、澳洲、中國大陸、台灣等。

祈大衛的照片曾於不同個展中展示,如:Hong Kong Nocturne, 香港歌德學院歌德藝廊, 2002年10月9-26日;Reclaimed Land: Hong Kong in Transition,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5年2月4日-15日;A Year in the Life of a City: Recent Photographs by David Clarke,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7年2月10日至3月18日;Critical Proximity(第三屆連州國際攝影節一部分),廣東連州,2007年12月8日-22日;及 Hong Kong Experience: An Exhibition of Photographs by David Clarke, 英國普利茅斯皇家威廉庭院 Brewhouse Gallery, 2007年3月9日-24日。而祈大衛的 31 June 1997 項目亦曾在2017年夏季於香港 Videotage 放映。

祈大衛在香港藝術界擔任多項公職。他曾擔任政府規劃小組的外部主持人,負責制定香港藝術發展局的首個策略性計劃,並於1994年至2005年間擔任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成員。他亦參與成立香港藝術學院,出任學院學術委員會的第一任主席,並為其督導委員會的創會成員(2000-2010年)。他在2006至2007年間也是M+博物館顧問小組的成員,為M+制定了概念性計劃。另外,他於2014至2016年期間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博物館委員會委員。至今,他仍是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的國際委員會委員。

祈大衛是香港大學藝術學系香港藝術資料庫的創辦人及學術總監。香港藝術資料庫 (Hong Kong Art Archive) 免費提供有關香港藝術的圖像及文本資料,網址:http://arthistory.hku.hk/hkaa/  

祈大衛的73堂網上藝術史講課: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YxtdAdqBSfNEVf2Y9WsN1YyOe-5G52ihttp://hub.hku.hk/handle/10722/246654

祈大衛的學術文獻(當中有些可供免費全文下載): http://hub.hku.hk/cris/rp/rp01181

祈大衛的藝術作品:https://arthistory.hku.hk/hkaa/clarke

祈大衛已完成的視覺藝術項目: https://arthistory.hku.hk/david-j-clarke/a-portfolio

祈大衛的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ON412to7idEt6B1L8t2LA

 

網站寄存

本網站寄存處:香港大學藝術學系

香港大學藝術學系網址:https://arthistory.hku.hk/

 

聲明

本網站内所有照片及文字之版權均為祈大衛所擁有(© David Clarke, 2020)。

凡使用本網站一切資料,必須遵從本網站「允許免費使用」("Permitted Free Use")部分列出的條款及本網站其他地方列載的有關內容。

本網站資訊繁多,難免出現手民之誤,務請各位用者在使用本網站的資訊時必須先核實有關資料。如發現錯誤,請與我們聯絡。

本網站之使用者必須清楚明白在紀實攝影的照片中表現某物不等於認同該物。本檔案庫中所見的照片是包含了形形式式的事件、行動、書面陳述、符號以及其他人事物,用者應明白在記錄從1995至2020年這四分之一世紀的香港歷史時,拍攝者只是以利益後世為前提而作出記錄,並沒有認同照片當中所表現的每一事件、行動、書面陳述、符號或其他人事物。拍攝者特別希望澄清,他是絕對不認同違法行為。 因此,在本檔案庫中描述這類行為的照片不應被視為對該類行為有所支持。

鳴謝

祈大衛特此感謝以下人士:

  • Grace Wong
  • Greg Thomas 
  • 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同事

 

聯絡我們

如有任何查詢,包括版權問題及索取高解像度照片,請聯絡香港大學藝術學系資源中心。

地址: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逸夫教學樓10.29室

電話:(+852) 3917 2614  

電郵:ahrc@hku.hk

如對本網站有任何意見或發現錯誤,歡迎跟我們聯絡。